半岛BOB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不含餐饮外卖),约占中国实体网络零售额5%以上,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开篇专题,我们解答以下3个问题。第一,消费需求为何转向即时零售?消费行为从远场电商向近场零售的“即时满足”转变,深层逻辑是:1)家庭结构小型化,驱使原先的“囤货式”消费被“少量多次”的采购所取代;2)生活节奏加快后,“时间与价值的交换”下,即时零售需求被激发。第二,哪些商品是即时零售的核心目标?即时零售产品前置+骑手配送,有效缩短履约时间;从“送外卖”到“送一切”,即时零售的品类上预计以休闲零食、酒水饮料等为主,都是在传统电商渠道中,渗透率较低的品类。第三,即时零售兴起,交运有哪些机会?即时零售有望驱动即时物流履约环节的产业链机会,即时配送公司有望受益于订单量增长与规模效应释放带来的成本节降,优先推荐顺丰控股002352);智能外卖柜等终端交付设施也有望受益。
7月11日当周暑运需求逐步爬坡,国内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同比增加4%,增速维持稳定;国际客运量延续高增,七日移动平均同比增加14%;客座率延续大幅提升的趋势,七日移动平均国内客座率同比增加1.2pcts,国际客座率同比增加1.3pcts;受燃油附加费影响,国内含油票价略有承压半岛BOB,七日移动平均同比下跌6.8%,本周暑运逐步爬坡,需求有所改善,国内七日移动平均裸票价格同比下降4.1%,跌幅有所收窄,但短期收益仍有所承压。展望后市,航空赔率具有强吸引力,多因素共振向好;供给刚性收紧,需求复苏信号鲜明;收入与成本共振,周期弹性终释放,首先推荐A股民营航司以及港股三大航;若PMI指标显著反转,推荐弹性标的A股三大航。
油运底部发反弹:本周克拉克森平均VLCC-TCE上涨9.7%至27k美元/天半岛BOB,中东地区货盘活跃。集运美线企稳:本周外贸集运SCFI综合指数环比下跌1.7%至1,733点,美线运价企稳;南北航线日当周,内贸集运运价PDCI环比下跌2.4%至1,061,淡季主导运价低位震荡。散运底部反弹:本周BDI指数周环比上涨15.8%至1,663点。澳洲货盘活跃带动大船运价反弹;南美粮食出口支撑巴拿马船市场景气上行。本周,招商轮船601872)公告以不超过18亿收购安通控股600179)股份。今年以来,亚洲内集运维持高景气,公司有望增强与安通控股在区域内的运力协同。投资角度半岛BOB,持续看好区域内集运,推荐中谷物流603565)和海丰国际;政策面短期平淡,推荐港股高股息标的;油运回归基本面,OPEC+增产逐步兑现,关注中远海能600026)、招商轮船。
1)快递件量:6月30日-7月6日,邮政快递揽收量37.4亿件,同比增长16.6%,行业需求维持稳健增长。本周邮政局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当前快递价格竞争激烈,加盟商经营压力接近历史高位,快递反内卷具备现实基础。后续派费下限管制/产粮区底价指导,或是可能的“反内卷”举措。Q3关注局部地区联合提价和旺季价格政策调整催化。当前板块估值、预期皆在低位,关注“反内卷”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以及未来区域价格修复带来的潜在业绩弹性,推荐圆通速递600233)、申通快递002468)、中通快递和极兔速递。
1、宏观经济波动;2、油价及人工成本大幅上升;3、欧洲对俄罗斯油品制裁取消。
随着算法效率大幅提升与新技术迭代,物流行业在支线、干线、末端及管理各环节实现显著突破,物流行业迎来“DeepSeek时刻”。1)支线环节:低速无人物流车迈入规模化商用元年;2)干线环节:智能卡车开启前装量产;3)末端环节:中通、顺丰等企业推进末端运营线)管理环节:头部企业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物流新技术往往在快递行业率先落地,或有三点原因:1)中国快递行业规模超万亿元,提供新技术商业化充足的空间。2)电商快递竞争激烈,追求极致成本管控半岛BOB。3)快递行业人力成本占比高,人力成本降本潜力显著。
国内头部快递公司开启无人物流车采购潮,订单规模呈现倍数级增长,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1)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供应链整合降本及算法效率提升,无人物流车成本大幅下降,单月运营费用可低至2000元左右,显著低于人工成本(司机单月收入均值约6500元)。2)路权政策持续松绑,推动无人车商业化加速落地。经测算可替代的存量商用车总量或超千万辆,2025年头部无人物流车公司总交付量规模或达万辆级别,渗透率不足可替代市场的1%。
当前智能辅助驾驶卡车也迎来里程碑式的突破,头部快递公司率先规模化部署。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解决传统干线运输中的安全和成本痛点:1)安全性能提升;2)提升节油效果;3)降低司机身心疲劳度,节省人力成本。参考中国中重卡2024年销量,可替代车辆销量为103万辆,假设智能卡车前装系统渗透率分别为10%/30%/50%,对应市场空间分别为155/464/773亿元。截至2024年底,头部企业智能卡车累计交付量不足万辆,对应渗透率仍不足1%。
随着快递公司末端驿站揽派量持续提升,可通过将目的地转运中心与末端驿站直链,显著降低综合成本。中通率先推动直链模式变革,快件派送自转运中心出发可不经过加盟网点直达末端驿站,若直链比例达到40%,有望节省末端成本0.12元。顺丰推行的“中转场直接分拣+容器集装并直接发运至末端小哥收派区域”的营运模式变革,减轻了网点操作负担,大幅提升人效。
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头部企业通过自研行业大模型,实现管理降本与流程再造。顺丰重视对内提升物流网络数智化水平,开发“丰知”大模型驱动智能决策。圆通开发“智多星”垂直大模型,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系统融合,提升全链路运营效率。
当前物流各环节新技术加速突破,技术跃升有望重构物流企业成本效率。支线无人化,优先推荐直营物流公司顺丰控股等。干线智能化,看好干线成本敏感型企业安能物流、德邦股份603056)。末端与管理提效半岛BOB,推动加盟快递全链路成本改善,中通率先开启直链模式、圆通布局物流大模型提质增效。此外,建议关注商用车无人驾驶零部件以及运营商环节。
1、路权政策松绑不及预期;2、快递行业价格竞争超预期;3、发生超预期的安全事件风险;4、社会舆论风险。
1、顺丰控股:1)顺丰控股:公司持续提升收派小哥及其他一线)华泰国际助力顺丰控股完成H股配售及可转债发行。
3、中国外运601598):1)中国外运:“21外运01”将于7月28日付息。2)环世物流:数字化重构跨境物流,中东航线成为增长引擎。
行业相关的ETF有富国中证现代物流ETF(516910)、华夏中证全指运输ETF(159666)、南方国证交通运输行业ETF(159662)、华夏中证智选500价值稳健策略ETF(159617)、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159336)